大葉桂櫻育苗關鍵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
2017-07-11課題組成員與2014年4月4日-2014年4月8日分三次,在永嘉縣原野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苗圃地大葉桂櫻林下,采收自然脫落的成熟種子共3800余粒。用36℃的恒溫水浸泡4小時,再用1‰多菌靈溶液浸種2小時,晾干。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在催芽苗床上,密度盡量保持每粒種子之間間隔0.5cm,鋪滿后,用平板輕輕壓實,再用細黃泥或細砂或泥炭鋪蓋,到剛好蓋住種子為止,大概厚度在3㎝左右,最后噴霧器澆水,保證泥土濕潤。有條件的可以在苗床上面覆蓋一層薄膜,播種后5天左右開始露白,10天左右出土。至2014年4月24日止,共發芽大葉桂櫻小苗3455株,發芽率91.33%。
根據大葉桂櫻的生長情況,項目組在入秋后的第一個月即10月開始對苗圃播種的大葉桂櫻隨機抽取100株抽查苗進行跟蹤記錄。采集樂清雁蕩山凈名大峽谷野生的一年生大葉桂櫻野生苗,隨機抽取100株測定一年生野生苗生長量。
項目組成員分別于2013年12月份和2014年4月對大葉桂櫻進行了兩次扦插實驗。 12月份的扦插實驗插穗數為200枝,4月份的扦插插穗是500枝,同樣用萘乙酸200ppm進行處理1小時。
通過實驗結果分析,12月份的扦插苗第5天就開始形成愈傷組織,4月份的扦插苗第10天開始形成愈傷組織。兩次的愈傷組織形成都比較完整,幾乎都可以包住整個插穗的基部。但是兩組實驗苗都是從第12天開始落葉,然后整個枝條逐漸枯死。我們在思考,大葉桂櫻扦插的季節問題以及是否與其他的外源激素有關。所以我們會重點在接下來的4月份、8月份、10月份、12月份通過不同扦插基質、不同外源激素及不同浸泡時間進行大葉桂櫻的扦插實驗,積極尋找大葉桂櫻的扦插途徑。為大葉桂櫻在數量上的快速增值奠定基礎。
通過將苗圃地大葉桂櫻容器苗示范基地的大葉桂櫻容器苗推廣至永嘉縣橋下鎮金倉村栽種,進行容器苗移栽情況跟蹤監測?,F已在原野苗圃建立栽培基地3畝,金倉2畝。免費為社會提供大葉桂櫻育苗技術及基地建設指導,推廣建立大葉桂櫻種植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的聯營方式,現已以訂單的方式在永嘉縣大若巖鎮白泉村建立了大葉桂櫻種植基地30畝。
本項目已掌握大葉桂櫻關鍵育苗技術,并進行產業化開發,以訂單的模式,免費提供種苗,帶動農戶5戶在永嘉縣推廣大葉桂櫻培育基地。
大葉桂櫻具有景觀觀賞價值高的特點,進行產業化開發,對于當下園林景觀綠化單一的狀況,勢必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力。此外,新型、優良的鄉土樹種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產業化開發將有較大利潤空間,容易形成新的產業鏈,為當地林農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激發當地群眾經營鄉土苗木的積極性,帶領農戶致富。